為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強省,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《推動浙江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十條措施》,提出打造全球新興產業科創高地、全球現代物流發展高地、全球數字貿易高地、全國品質生活高地等“六大高地”的三十條措施。
到2027年,力爭全社會研發與試驗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3.4%。全省規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超1.6萬億元,力爭進入全國第一梯隊。

支持有實力的企業牽頭省“尖兵”“領雁”研發攻關項目。探索國內首版次軟件產品應用獎勵政策。
支持中國軟件名城建設,鼓勵地方對被認定為國家級軟件名園、省級數字經濟產業園的園區給予獎勵。
鼓勵政企聯動、龍頭帶動、政策驅動等科技服務新模式。推進科技成果轉化“雙百千萬”專項行動,深化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。
支持高校院所等單位開放共享大型科研儀器。推動財政資金支持形成的非涉密科技成果向企業開放,建立“先用后轉”實施清單。深化科技特派團試點建設。
集中布局若干市場化建設運營、萬卡級高算力規模的省級新型算力集群,新建或改建若干智能算力節點。鼓勵發展公共云等云服務模式,牽引帶動中小企業“上云用數賦智”。
支持龍頭企業牽頭搭建人工智能協同創新平臺,向行業企業提供算力、算法、模型等產品服務,在制造、科研、金融、電子商務、交通等領域,形成一批垂直應用場景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“智能算力券”“智能應用券”等方式給予支持。
到2027年,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降至13%左右,爭創國家物流樞紐經濟區,打造全國物流成本最低、效率最高、服務最優省之一。

強化大宗散貨和中長距離運輸“公轉鐵”“公轉水”。加快建設北侖鐵路支線復線、錢塘江千噸級航道等項目。迭代升級“四港”聯動智慧物流云平臺。
簡并貨車通行等管理重疊事項,減少地方交通運輸部門處罰事項。減并港口收費項目,定向降低沿海港口引航費。延續優化嘉興港至寧波舟山港海河聯運補貼政策。全面落實寧波舟山港、義烏國際陸港啟運港退稅等政策。
支持金華(義烏)創建中歐班列集結中心。打造義甬舟集裝箱物流降本大通道。推進國際快遞物流體系供應鏈建設,加快海外節點布局建設,每年新增全貨機航線3條。
加快打造單體規模超千億元航運服務產業集聚區。推動長三角港口群跨港區供油常態化運營。到2027年,新引進港航服務企業100家以上。創新完善海事糾紛解決機制,建設智慧仲裁平臺。
大力發展低空經濟,加快布局無人機、通用飛機等高端航空服務業,打造現代化航空產業集群,到2027年基本建成高水平民航強省。加快推進即時配送等新模式發展,鼓勵有條件地方將低空應急救援、醫療救護、智慧巡檢等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。
到2027年,全省數字貿易進出口額達到1300億美元,跨境電商出口占全國比重穩中有進。

高水平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,開展“跨境電商+產業帶”資源對接服務系列活動,完善“一站兩倉”(獨立站、前置倉、海外倉)公共服務平臺體系,按規定延續實施跨境電商出口退運商品稅收政策。
到2027年,累計新增出口網店2萬家以上。支持直播電商提質升級,新增直播企業3000家,培育“綠色直播間”1000個,培訓互聯網營銷師等專業人才3000名以上,累計打造電商直播式“共富工坊”3000家。
持續辦好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。爭創國家數字貿易示范區。認定新一批省級數字貿易示范區。支持杭州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,高效完成97項改革試點任務。
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“八大提升”行動,推動大宗商品、數據跨境、長三角聯動等重點領域改革。加快建設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,力爭鐵礦石吞吐量達到2.7億噸,保稅燃油供應量全球前列。
統籌做好科技金融、綠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養老金融、數字金融“五篇文章”,探索民間金融改革,大力發展開放金融和海洋金融,推動金融業平穩合理增長。
力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、普惠小微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,用好國家普惠小微貸款標準單戶授信擴大到2000萬元支持政策,到2027年社會融資規模存量達到34萬億元。

穩妥推進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(QFLP)試點,鼓勵各地制定專項支持政策。持續擴大外資金融機構業務范圍。深化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。
加快推進銀行卡、外幣兌換、現金、移動支付等受理環境建設,為外籍來華人員提供優質、高效、便捷的支付服務保障。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。積極推動移動支付各環節適老化改造。
到2027年,總部經濟發展能級和集聚輻射能力明顯提升,總部數量累計增長20%。

到2027年,培育1000家左右服務業領軍企業。做大浙商系列總部金融機構,支持打造一流現代投資銀行。打造20個左右高能級服務業創新發展區。
到2027年,全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總數超1.3萬家,其中中高端占比35%,建成10家以上專業性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,50家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入選全省服務業領跑企業。
到2027年,全省累計培訓涉外律師6000人次以上,涉外律師達到1800名以上,外籍仲裁員增加30%;推動成立杭州國際仲裁院,指導杭州、寧波打造涉外法律服務中心。
每年新增省級工業設計中心50家以上。加快推進數字廣告創業、創新、創意“三創”建設,到2027年全省百億元級廣告產業園區達到5個,數字廣告經營收入占全省廣告業經營收入的比例超過80%。對于廣告業經營主體歸屬于地方收入的文化事業建設費,按照繳納義務人應繳費額的50%減征。
支持有條件的設區市打造區域會展中心城市和中國特色展覽城市。到2027年,打造15個以上優質展會。
新增省級以上質量標準實驗室、質檢中心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10家以上。到2027年,全省行業總體規模達到600億元,培育產值5億元以上檢驗檢測機構20家。
取消不合理消費限制,到2027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步增長,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持續提升。
遴選省級新型消費城市建設試點15個,積極爭創國家級新型消費示范城市。到2027年累計培育省級以上智慧商圈、智慧商店50個以上。持續開展千年古城復興試點,培育創意農業、休閑農業等新業態,支持茶葉、絲綢、黃酒、中藥等歷史經典產業與文創動漫等新興消費融合。
到2027年力爭各設區市主城區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比例達到95%。加快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技術設備,到2027年專業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30%以上。
完成索道纜車等文化旅游設備更新投資30億元。開展以縣級為重點的醫療裝備更新,到2027年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裝備配置達標率達到100%。
實施汽車以舊換新專項行動,對汽車以舊換新給予相應補貼,合理確定汽車貸款首付比例、貸款期限和信貸額度,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50%以上。

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給予補貼,支持企業通過設置專區、價格優惠等形式開展家電以舊換新促銷活動,到2027年家電年銷量較2023年增長20%。
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、中轉貯存及再生資源回收設施選址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用地范圍,優先保障用地需求。建設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,到2027年實現“縣縣全覆蓋”。到2027年,全省建成300個再生資源集中分揀處理中心、15000個再生資源回收站點,二手車交易量增長至160萬輛以上,機動車報廢回收超65萬輛。
推進公共和商業存量閑置用房資源改建養老服務設施。加強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和多功能融合場景建設,支持居家和社區適老化改造。到2027年,助餐服務能力基本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,康養聯合體鄉鎮(街道)全覆蓋。
推進“味美浙江·百縣千碗”工程,打造全國品牌化、連鎖化、產業化餐飲品牌,放寬商業外擺條件。到2027年建成品質飯店500家、“浙韻千宿”民宿1000家。
實施“浙里大戲”攀峰計劃,加快打造沉浸式旅游演藝“爆款”。鼓勵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開發文創產品,開展公共文化空間社會化運營試點。大力發展數字文化產業,力爭創建視聽產業國家級基地1個。推動之江文化產業帶、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等高能級平臺持續建強。開展“詩畫浙江絲路行”推廣計劃。
實施全省旅游景區轉型提質行動,到2027年做精12條“詩畫江南、活力浙江”主題漫游長廊,推進旅游景區支付便利化,培育千萬級核心大景區50個。加強對旅行社行業的政策扶持,推動金融機構探索開展門票收費權、未來收益權等質押貸款業務。
積極引進和辦好國內外高級別賽事,培育打造“江河湖海”系列賽事,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精品賽事。探索舉辦數字體育博覽會。打造2個以上國家級體育旅游精品項目、20個以上省級體育旅游精品項目。